浙江省绍兴市是杭州亚运会承办比赛项目最多的协办城市,主要有篮球、排球、棒球、垒球、攀岩5个项目的比赛。当拥有2500多年深厚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邂逅全亚洲最顶尖的体育盛会,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作为亚运会重点配套工程,去年4月29日,绍兴轨道交通1号线主线正式开通,与杭州地铁5号线无缝衔接,杭绍两地开启地铁“同城时代”。现在,千年古城绍兴不仅与杭州通了地铁,还从无到有,迈入高架新时代。这个国庆假期,如果你想从杭州出发去绍兴看比赛,该如何选择呢?跟随总台记者一起去探探路。
总台记者 李欣蔓:这里是杭州地铁五号线的姑娘桥站,在这一站我们可以同站换乘绍兴地铁一号线。我们了解到一个数据,绍兴地铁一号线杭绍跨城的客流量占到了线路总客流量的30%。随着两座城市之间轨道交通的连接与发展,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很多人的出行方式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
总台记者 李欣蔓:到绍兴逛古城,吃点特色美食,再看一场球赛。您看我身后的场馆,就是绍兴奥体中心。这几天本届亚运会部分女子篮球小组赛 就是在这里进行的。从杭州姑娘桥地铁站到绍兴奥体中心,我们一共花了四十多分钟的时间。现在如果你想开车也有新的选择,除了走高速,还可以选择更加便捷的城市快速路。
总台记者 李欣蔓:我现在来到了绍兴市智慧快速路运营指挥中心。今年7月作为亚运重点配套工程,绍兴城市快速路一期项目全面通车。绍兴主城区超70公里的快速路已成环成网,向东连接至绍兴上虞区,向北已和杭甬高速实现互通。其中于越快速路、山会高架路向杭州方向延伸,即将与杭州快速路网无缝衔接。目前绍兴主城区至杭州已基本实现一小时交通圈。
还要特别介绍一下的是,于越快速路是支持L4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的智慧快速路。车路协同系统可以将车辆自身感知与路边感知信息相融合,聪明的车遇到智慧的路,从而应对更复杂的路况,而完善的车路协同系统也是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的基础。
越来越完善的路网,越来越智慧的道路,在提升城市交通能级的基础上,最终是要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变体育赛事流量为城市发展增量

作为杭州亚运会配套工程,城市间地铁的无缝衔接以及快速路的建成,缩减了亚运场馆间的车程,也方便了百姓的出行。2019年,绍兴启动市区快速路建设,计划到2035年,基本建成“六横八纵”快速路网体系,总里程近480公里,实现“市区15分钟上高速、半小时通勤圈、杭绍甬一小时交通圈”目标。目前,一期快速路已全面建成通车,二期快速路16个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愈发完善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将有力推动绍兴更高质量参与“杭绍甬一体化”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办好一个会”实现“提升一座城”,最终“惠及一方人”,这无疑是杭州亚运会的重要落脚点。举办大型赛事也为城市发展带来了新契机,筹办亚运会的这8年时间里,杭州及各协办城市面貌的变化有目共睹,不仅成为广大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幸福,还将支撑未来一段时期内城市的跃升发展,让一代代人从中获益。 【编辑:邵婉云】
中新网北京10月1日电 题:台湾青年天安门观升旗:“是我今年最难忘的体验”
10月1日6时许,旭日初升,四十多位来自大陆多地高校的台湾大学生在全国台联的邀请下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台,与现场的三十余万名观众共同观看升旗仪式。
“难忘”“值得”,青年们纷纷感慨。当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随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至杆顶,万羽和平鸽从金水桥两侧振翅而起,在天安门广场上空盘旋飞舞。红旗猎猎,朝霞漫天。青年朋友无不被现场热烈的气氛感染。
“我感觉这会是我今年最难忘的一次体验。”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茆致远是第一次来北京看升旗,他说,虽然这次假期没能与家人团聚,但能与来自祖国各地的同胞相聚天安门,共同观看升旗,这段经历弥足珍贵。
10月1日,四十多位来自大陆多地高校的台湾大学生在全国台联的邀请下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台观看升旗仪式。张杨彬 摄
来自暨南大学的陈纪陵称,这是她第二次来天安门观看升旗仪式。“上次大概是2016年,每次都是仪式感满满!一定要亲身体验才能体会在现场的心情。”陈纪陵说,这七年北京变化巨大。“一切都比我上次来时更好了!当然,人们还是同样的热情,我刚刚在排队时还认识了几位来自其他高校的大陆朋友!”
“我特别喜欢收集印章,这次来北京已经盖了十几页!”来自暨南大学的陈立君笑称自己是“盖章达人”。在升旗仪式现场看到“祝福祖国”大花篮,陈立君说一定要去天安门广场的文创店打卡盖章。“我在小红书上已经做好攻略,我想用盖章来记录这一宝贵经历。”
在为期三天的行程中,除了观看升旗仪式,台湾青年们还走进故宫、天坛,瞻仰西山无名英雄纪念碑,游览位于香山的双清别墅等。不少台青受访时称,这趟行程“知识点密集”“收获满满”。
“之前我看过《血战湘江》《觉醒年代》等讲述中国近代史的影视作品,但这次能看到真实的文物,心中的感动是难以言表的。”来自郑州大学的黄敏茹说。
“我认为学好历史实在太重要了,作为一名师范大学的学生,未来我也会为我的学生讲好历史。”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郑庭绎在参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展览后感慨,“只有了解民族的过去,才能做一个有厚度的人,我们不仅活在当下,更要知来路、知前路。”

9月30日,四十余位台湾青年参观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体验“4D+6面”全景影院。张杨彬 摄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青年们还体验了“4D+6面”全景影院,沉浸式感受祖国壮美河山和科技新成就。郑庭绎说:“无论是‘嫦娥’奔月、‘祝融’探火,还是一日千里的高铁、方便快捷的支付,我们都能真切地感受到,祖国正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行之愈坚,永不停歇。”(完)